建筑企业哪些行为会导致资质核查不通过,通报
建筑资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没有建筑资质的企业在建筑市场寸步难行。随着建筑市场秩序的完善,早前没有资质都可以接工程的好事儿都凉凉了。近几年随着建筑市场的正规化,那些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一旦接工程被发现,后果会非常严重。所以近两年建筑市场有工程的建筑企业或包工头都开始正规化了,开始新办或者通过股权收购的形式来尽快取得自己工程所需要的企业资质,但是这种企业往往对资质的标准及维护都不太懂,从而导致了在接到工程后遇到动态核查后就开始手忙脚乱,相关部门的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等。那么建筑企业哪些行为会导致资质核查不通过,通报整改呢?
1、主要人员:如建造师注册人员,中级职称人员不足等。
2、技术装备;如一些具有技术装备要求的资质,应具有相应的技术装备设施不达标。
3、生产经营场地不满足具备资质等级的要求。
4、公司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社保不唯一等。
哪些行为又会被处罚呢?
1.无资质承接工程的;
2.以个人名义承接工程的;
3.借用其他单位的资质承接工程的。
综合来讲,在2019年无资质承接工程、包工头承接工程都是违法行为,也有一些地区禁止劳务公司承接工程。
无资质或个人承接工程的后果
2019年1月3日,主管部门发布《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的通知》,针对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再次重申了市场秩序。
无论是无资质企业和包工头,还是将工程分包给无资质企业和工人的建设单位,都会受到严厉惩罚。
包工头或者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揽工程,被查到后予以取缔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挂靠”与转包、违法分包相比,法律后果更为严重,“挂靠”不仅会导致承包人与挂靠人之间的挂靠合同无效,还会导致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的施工合同无效。法院可以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违法所得。这些非法所得既包括没资质的挂靠队伍所获得的利润,也包括出借资质的单位因此而获得的所有费用。
到2020年,随着各项“放管服”政策的落地,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将彻底失去市场准入资格。,现在企业资质的申请门槛和手续已经很简约了,建筑企业完全可以直接办一个企业资质,或者以收购的形式。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8615781192